2557 目前《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使用情况讨论

[ 23600 查看 / 16 回复 ]

都是在谈事后控制,其实设计与咨询的联合在前期控制投资对业主的重要性更重要。
TOP

现在招投标中,一味的低标中标,意味着日后的施工很难达到质量过硬。
TOP

赞同5155的意见!
    顺便补充一下:实行清单报价是建立在资本主义几百年的运作基础上的,各家施工企业经过多年的摸索,已经有了一套适合自己的企业内部的“定额”,并以此为依据对外报价。所以比较能反映各家企业的实际水平。但目前国内的施工企业,究竟有几家在做这些事情呢?而且做到什么程度?本人干这行也有十几年了,甲乙丙丁方也都尝试过了,没看到什么企业会认真总结内部成本管理的经验数据。
    目前大多是依据93综合价下浮多少,进入单价进行汇总。既然这样,还不如直接用93来的痛快。
    话又说回来,93是有落后于时代的东西,改进一下,不失为一种优良的计价方式。与时据进嘛!
    再说任何一种方式都是优缺点并存的,怎么样宏扬长处,屏弃短处,才是政府管理部门应该做的事情。不能因为某些问题,完全一棍子打死老制度,创造或引用形成新的制度,这是对现实的非责任表现,换班子,换思路,换到后来下面人都不知道该做些什么,这就是管理思路上的混乱,引起管理无能的原因。话可能重一些,但意思希望能够理解。
TOP

引用5155“实行清单报价或FIDIC条款,招标文件要很详尽,不仅包括设计图纸的内容,还要有许多规范、标准和业主的特定内容,目的是为了减少扯皮,这必然加大了业主前期的工作量,实事求是讲,目前具备这方面能力的单位还不多。”
哪家企业的老总,不是希望今天拿到地,明天就开工,为的是减少财务成本的支出,可是,依据2000的工作量,要将很多不明确的东西,以暂定价格、暂定价的方式计入标书,简单的工艺就算了,万一是很复杂的工艺呢?需要多方的协调配合,在招标阶段能描述清楚的,能有几人?
TOP

我觉得,现在,不那么实行的起来,关键在于,人的惰性,我问过好几个人,他们都说,93方便,不要说清单,就是2000定额用的人都不是很情愿,比如我也是,
TOP

同意上面5155和2958两位的看法。
从我们所做的计价清单投标情况来看一般都是以政府投资项目为主要不就是国外的投资商为主体的业主采用清单报价方式在我们所有投标的过程中以政府投资为主体的清单报价都是以低价中标为准而且中标单位的报价低得没人相信不象以国外投资商为主体的清单报价虽然也是低价中标为主但他们的低价是以市场为基础以保障双方利益为前提对于乱报价的承包方会坚决说不而要是基本确定在二家投标方之间选择一家为中标单位会要投标方对他们认为不合理的某些综合单价进行澄清和调整从整个投标过程可以看出外商的投标过程要比政府投资项目为主体清单投标严格、认真、负责,而且各方面做的准备工作都非常认真细仔,大大减少了以后扯皮现象的发生。
TOP

A-6465说的话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也有一棍子打死的味道,首先可以肯定清单计价的出发点是好的,它能很好的引导企业的自主发展,增强自身竞争力,适应市场,适应国际社会,适者生存,他的产生是对的,适应和发展是需要时间来磨合的,所以现在的建筑市场还是有几种计价模式共存的;人是有惰性,所以才需要制度来约束,万事开头难,从长远的角度来说,我个人还是比较赞同清单计价规范的实施。
TOP